教師整理歸納:這是一首新疆音樂風格的樂曲,演奏樂器是小提琴,伴奏樂器是鋼琴。
(3)作品簡介:教師簡介樂曲有關的背景知識:《新疆之春》是一首小提琴獨奏曲,作曲家馬耀先、李中漢,采用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素材,1956年創作的一首具有新疆音樂風格的樂曲,樂曲的感情樂觀豪爽,曲調優美、流暢、朗朗上口,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。
(4)視唱練習(音樂主題):引導學生擊拍、視唱練習。(要求:旋律順暢、節奏準確)精講多練,以唱代講,以唱入境,以唱悟情,最后熟唱樂曲主題。[通過讓學生視唱主題音樂,以唱為主,在唱中感受,在唱中理解,這種注重唱的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學習,激發學習興趣,突出音樂學科特點,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,達到音樂欣賞的課"以美育人,以情感人"的學習目的]
4、理性欣賞,突出重點:復聽音樂,加深對音樂藝術形象和藝術風格的理解,達到感性到理性的認識。引導、啟發:展開想象的翅膀,跟著音樂一起飛翔。[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,隨著音樂自由飛翔,構建自己心中美麗的新疆畫面。這時,讓學生暢所欲言,他們會踴躍說出自己想象中的畫面。
[我認為:這種將音樂與情感體驗結合起來,音畫展現,畫中領悟,有利于學生理解音樂,拓展思維空間。既落實了本課音樂欣賞課的重點,又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]
5、藝術創作,突破難點:分組創作: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小樂隊,利用身邊樂器(身勢、唱歌、跳舞)或自制樂器,為樂曲《新疆之春》編配伴奏,教師指導,適時點撥。[以教師為主導,學生為主體,練習為主線,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,將音樂欣賞的感受運用于藝術實踐中,并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理解音樂,表現音樂,再現音樂的能力,達到能力拓展升華學習目的。
6、創作表演:學生分組表演、個人表演,然后進行評比。如:分組練、演、學生自評、互評、教師點評。評選出"優秀樂隊"、"最佳表演者"。[音樂藝術是一門表演性極強的學科,學生學會知識、掌握技能后,就要讓他們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,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音樂自信心,獲取成功的自豪感。這也是知識、技能反饋檢測的重要手段。]
7、教師總結:《新疆之春》帶領我們領略了天山風光,了解了新疆的民族音樂風格,體驗了祖國民族音樂的魅力。[在《新疆之春》音樂中結束課。]
六、說板書設計:譜例便于教師指導,學生容易掌握并準確熟唱樂曲主題。
1=D 2/4 《新疆之春》
5 1 2 | 34 3 | 21 23 | 2 2 | 5 1 2 | 34 32 | 1 1 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