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師招聘面試試講中,考生試講的外在表現力很重要,如何做到試講生動精彩,吸引考官的眼球,涉及多種技巧,提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門藝術。提問是不是具體有價值,能否推動活動進程而不是多種無效問題,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。
1.描述性問題,“它是什么?”“它叫什么?”“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?”這樣的問題屬于封閉式問題。但對年齡較小的兒童,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。
2.歸納總結性問題,“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”這也屬于集中性的問題。它的目的在于幫助幼兒發現、認識事物的共同特征。有利于發展幼兒的集中思維、概括思維能力。
3.思考性問題,“為什么……”教師在設計“為什么”的問題時,一定要慎重考慮幼兒是否有能力回答。對于小班幼兒,教師可以提出“為什么”的問題,但不一定要幼兒正確地回答,而是激起他們的想象和猜測,如“天上的云為什么會動呢?”“糖在水里為什么會化掉呢?”等。
3.假設性的問題。我們可以用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情況來問孩子,例如:看見消防車時,可問孩子:“假如家里失火了,你怎么辦?”他可能會說:“我找超人來幫忙!”“如果超人有事來不了,怎么辦呢?”這時,他可能會靜下來仔細想出很多辦法,然后再問他,就會刺激他的思考,啟發他的創造力。
4.列舉的問題。比如:“桌子有什么用途?”孩子除了回答可以寫字,做飯桌外,在老師的一再鼓勵與追問下,他還會想出如可以做梯子攀高、拼成小床、當小鼓等各種不同的答案。
5.比較的問題。比較的過程是幼兒不斷詳細觀察,找出異同的過程。“人腦與電腦有什么不同?”“蠟筆和水彩筆有什么不一樣?”……這樣的問題就是要訓練他觀察、思考。
6.除了的問題。“在幼兒園,除了可以游戲之外,還可以學到什么?”“去郊游,除了坐公共汽車外還可以有什么方法到達?”鼓勵幼兒提出比較別出心裁的答案。
7.想象的問題。例如:出示圓等圖形,讓幼兒想象,它像什么?“餅干”、“鐘表”、“地球”、“望遠鏡”、“黑洞”……答案千奇百怪卻合情合理,幼稚卻充滿智慧。